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4:37:28 来自: | 查看: 36218| 回复: 109
本帖最后由 静默如谜 于 2017-12-25 15:02 编辑

1.jpg
传承民俗文化   传播社会正能量
开新宇
翻开《沔阳习俗趣话》编委会送来的书稿,搭眼就对《沔阳习俗趣话》这个书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搜寻以往的记忆,我所见过的民间文学方面的书籍倒是不少,但这本《沔阳习俗趣话》好像是本新鲜有趣的书名。以民俗趣话立题作为书名,从一个比较新颖的角度,向读者介绍老沔阳的各种民俗事象、民俗的来历、民俗的践行、民俗的传承**无疑是一本让人耳目一新、蕴含浓浓的乡土气息的好书。
本书根据民间文学创作特点,充分运用了民间文学创作中的五性:即文学性、知识性、趣味性、可信性、传承性**编者广征博釆,搜集整理出节日风俗、婚嫁风俗、丧葬风俗、生育风俗、衣食住行、民间艺术六个栏目、100多篇作品。其中,有的用纪实的笔调,介绍民俗中从古至今的一些具体作法及实际操作流程,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并具有实用性,传承性。有的用故事的手法,讲述一则则民俗事象来龙去脉的故事,具有可读性,让人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有的用诙谐的语言,讲述一个个情节传奇、文字幽默、生动活泼、饶有兴趣的趣话,让人从中领略民俗的趣味性,从谈笑中获得民俗知识。
老沔阳是汉、回、土家族同居之地,民风民俗尤为丰富。民风民俗是民众生产、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总结,是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在林林总总的民风民俗中,其內容有科学、健康向上的,也有帶迷信色彩、消极落后的。本书在搜集整理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保留和发扬民风民俗中科学、文明、健康的,摒弃愚昧、迷信、颓废的,引导民众去认同和遵循,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一项重要的组成部分,从而达到继承和发扬之目的。对整部书稿的框架结构和具体內容,我很欣赏,不想多作评论。
由于本书的容量有限,书稿中收入的民俗事象还不够全面,老沔阳的民间艺术方面的习俗涉及不多,老沔阳的岁时习俗也难全部收录,这些都是在所难免的。
尽管如此,但仍旧难以掩盖本书的新立意、新见解。应该说,《沔阳习俗趣话》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相信本书的问世,不仅对沔阳民风民俗的普及和传承有直接地帮助作用,而且有助于推动沔阳民风民俗的搜集整理,向更深的层次和更广的领域发展。我更希望,《沔阳习俗趣话》有更多更好的后续作品,在民间文学的百花园中大放光彩!


已有 1 人评分经验 仙币 理由
老糊涂仙 + 4 + 80 很给力!

总评分: 经验 + 4  仙币 + 80   查看全部评分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4:56:42 来自:

沔阳习俗


节日习俗
抢挑金银水
涂明炎
很早以前,沔阳州有个年轻后生叫望财,种地谋生。祖上没给他留下多少财产,只有几亩薄地,日子过得很清苦。
眼看一年一年过去了,望财的家境仍未啥变化。平淡、紧巴的生活,让他一次次萌生发财的念头。可是,想归想,苦于没有机遇,只能望财兴叹。
这年,大年三十刚吃过团年饭,望财家门前来了个要饭的老大爷。声称他饿了两天,求望财好歹给点吃的。望财生性善良,又乐于助人,二话无说,就将老大爷请到了家里。拿出过年备的酒菜,让老人桌上椅下,美美地吃了一顿。老大爷风卷残云,一会儿酒足饭饱了,望财家过年的酒菜也所剩无几了。
望财虽穷,却很大方,看到老大爷孤苦伶仃,同情之心犹然而生。俗话说,叫化子也有三天年。新年伊始,不能让老人风餐露宿,无家可归。他热情地留老大爷在他家过年,老大爷也不客气,竟安心地住下了。
两人似乎很有缘份,谈话也很投机。交谈中,老大爷得知望财家境贫困,有心脱贫致富,又找不到发财的门路,甚是着急。老人胸有成竹地说:“小伙子!你想发财?不难!”望财惊讶地望着老大爷:“不难?我盼了好几年,干了好几年,现在还是一贫如洗,我看发财比登天还难。”“我有个发财的秘诀,保你**”没等老大爷说完,望财急问:“您快说,有啥秘诀说来听听。”“今天是年三十,明天是正月初一,明天早晨,你挑担水回家。记住,一定要赶早。”
望财不知老大爷葫芦里卖的啥药,这发财与正月初一早上挑水有啥内在联系?他百思不得其解,又不便多问。他发财心切,只好按老大爷的话去做。
翌晨,天还未亮,望财就起床了,挑着水桶出门,急匆匆地跑到河边,挑着水往回赶。到家后,见天色尚早,趁空把屋里屋外打扫得干干净净,家什整理得有条有理。天亮后,才去向老大爷求教发财秘诀。
望财四处找遍了,却不见老大爷的影子,只见床头留下了一张字条。字条上写着:小伙子,正月初一起早挑的第一担水是金水,金水能让人发家。第二担水是银水,银水能让人致富。第三、第四、第五担水,分别是铜、铁、锡水,挑上后三种水,也能让人四季平安。你不是向我讨教发财秘诀吗?我的秘诀说白了就是个“早”字。不过,偶而起早,谁都能做到,持之以恒却很难。我送你五十字“发财经”,你自个儿去领悟其中的奥妙吧!“正月第一天,新年新起点。天天早早起,三早顶一天。一年十二月,一百二十天。三年多一年,功夫十年见。贫穷不怨命,富贵不靠天’”!
望财看后,慢慢琢磨开了,他终于悟出了五十字的真谛。其中“早”字是关键,俗话说,早起三光,晚起三慌,早起才有充裕的时间多干点活儿。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老大爷要他正月初一起早挑金银水,一年四季坚持一个“早”字,极富哲理。这早字里面隐着一个“勤”字,人勤方能诸事早啊!勤劳才是发财的秘诀。望财恍然大悟:老大爷不是乞丐,是给他指点迷津的奇人。
从此,望财坚持每年正月初一早早起来挑金银水,一年四季坚持早起干活。功夫不负有心人,十年后,他的家底渐渐厚实了,买田制地,建房起屋**成了当地的富户。
望财家富了,乡亲们要他传授致富的经验,他把老大爷教给他的秘诀,毫不保留地告诉了大家。人们纷纷仿效望财,每年正月初一早晨抢挑金银水。即使抢不到第一担金水,抢不到第二担银水,挑担铜水、铁水、锡水也凑合,不图发财,也想图个平安。唯恐天明挑水,被人视为懒汉。
沔阳州乡下有句俗话:“抢挑一担金银水,保你富贵不受穷。”正月初一抢挑金银水的人多了,自然成了一种民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乡村的一大习俗,而且世代相传。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4:57:48 来自:
春节贴福字
涂明炎
在我们沔阳以至荆楚之地,过年除贴春联外,还会把一张张大小不等的菱形“福”字贴在大门、家具上,甚至有意将“福”字倒贴着,以其“福倒”之谐音取“福到”之意。
在汉语词汇里,“福”作为“祸”的对立面,是个吉祥喜庆之词。《韩非子》上说,全寿富贵谓之“福”;《尚书》中把寿、富、康宁、好德、善终称为五福。由此可见,人们春节时贴“福”字,是期盼祥和吉利、幸福安康。
贴“福”字的风俗,在民间有许多美妙动人的传说。最早起自姜太公。传说姜太公封神时,他老婆也去讨封。姜太公说:“你嫁到我家,跟我受穷一辈子,看来你是个穷命,就封你为穷神吧!”他老婆不知道穷神是好还是歹,觉得反正是个神的称号,她就心满意足了。便高高兴兴地问丈夫:“封我为穷神,让我住在哪儿呢?”姜太公说:“除了有‘福’的地方之外,你哪里都可以住。”人们知道穷神与“福”不可同时存在于一处,有“福”的地方就不会有穷神出现。自此以后,老百姓过春节都贴“福”字,用以驱赶穷神。
明代,朱元璋当了皇帝,他倡导贴春联,贴“福”字。颁旨全国上下,欢庆新年贴“福”字、元霄节红灯上写“福”字。红乃朱也,在红灯上写“福”字,就把“福”同“朱”联系在一起了,这意味着朱家王朝“福”海无边,“福”满天下。上行下效,迎春接“福”之风盛行于世,老百姓过春节闹元霄也就大贴大写“福”字了。以自成为一种习俗,沿袭至今。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4:59:04 来自:
倒贴福字的传说
   
每逢新春佳节,家家户户都要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春节贴福字,是中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春节贴“福”字,无论是现在还是过去,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民间为了更充分地体现这种向往和祝愿,干脆将“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福”字倒贴这一风俗最早不会早于明朝初年。关于倒贴“福”字的来历有三种有趣的传说。
第一种恭王府说。清咸丰年间的一个春节前夕,恭王府大管家为讨主子欢心,写了几个斗大的“福”字,叫人贴于库房和王府的大门上。有一家丁因目不识丁,竟将大门上的“福”字贴倒了。为此,恭亲王的福晋(妻子)十分气恼,欲鞭罚惩戒。幸好大管家是个能说善辩之人,他怕福晋怪罪下来连累自身,慌忙跪倒陈述:“奴才常听人说,恭亲王寿高福大造化大,如今大福真的倒(到)了,乃吉祥之兆。”恭亲王福晋一听,转怒为喜,心想:“怪不得过往行人都说恭亲王福倒(到)了,吉语说千遍,金银增万贯。一般的奴才,还真想不出这招呢!”遂赏管家和家丁各50两银子。后来,倒贴“福”字之俗由达官府第传入陌巷人家,贴过后都愿过往行人或顽童们念叨几句“福倒了!福倒了!”以图吉利。
第二种慈禧太后说。中国古代历来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风俗。清光绪某年腊月二十四,慈禧太后传旨,叫翰林院的翰林们写些庆贺春节的对联。这些翰林们拿出浑身解数,用尽华美辞藻,写好之后恭送太后过目。太后见其中连个“福”字都没有,很是不高兴。翰林们见老佛爷生气,吓得忙跪在地上说:“请老佛爷教诲。”太后说:“去写几个‘福’字来。”翰林们忙回去写了一堆“福”字送上,太后从中挑了几张,让大总管李莲英带着太监到宫内各处去张贴。
谁知又惹出了风波。有个太监不识字,把一个“福”字贴倒了,当晚谁也没有发现。第二天,太后出来欣赏对联和“福”字,正巧看到,刚要发怒,脑子转得快的李莲英急忙上前说:“老佛爷请息怒,这是奴才有意把它倒着贴的。这‘福’字倒贴,就是‘福’倒了。福到了,不是大吉大利吗?”慈禧听后,转怒为喜,不但没惩罚那个太监,还赏了他几两银子。后来这个习惯传到了民间,成为一种风俗。
第三种朱元璋、马皇后说。这种说法很可能是从贴“福”字的来历传说中演绎出来的。明太祖朱元璋攻占南京后,命人悄悄在曾经支持和帮助过自己的人家门上贴一“福”字,以便第二天将门上没有“福”字的人家按暗通元贼杀掉。好心的马皇后得知这一情况后,为消除这场灾祸,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连夜在各自门上贴一个“福”字。于是各家各户都照办,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把“福”字贴倒了。第二天,朱元璋令御林军把没贴“福”字的人家满门抄斩。不料不一会儿御林军头目回禀,全城家家都贴有“福”字。朱元璋气得正不知如何是好,御林军头目又说,有一家人把“福”字倒着贴在了门上。朱元璋听了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人一个不留全部杀掉。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朱元璋一听有道理,便消除了杀人的念头,一场大祸从而避免了。从此人们便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民间还有将“福”字精描细做成各种图案的,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地,建房起屋**成了当地的富户。
望财家富了,乡亲们要他传授致富的经验,他把老大爷教给他的秘诀,毫不保留地告诉了大家。人们纷纷仿效望财,每年正月初一早晨抢挑金银水。即使抢不到第一担金水,抢不到第二担银水,挑担铜水、铁水、锡水也凑合,不图发财,也想图个平安。唯恐天明挑水,被人视为懒汉。
沔阳州乡下有句俗话:“抢挑一担金银水,保你富贵不受穷。”正月初一抢挑金银水的人多了,自然成了一种民风,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乡村的一大习俗,而且世代相传。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03:44 来自:
春节贴门神
   
门神历史之久、流传之广、种类之多,在民间诸神中是很突出的。“门神”从其诞生之日起,即傲立于千家万户的大门之上,历两千余年,至今不衰。
相传在远古黄帝时候,黄帝不但管理着人间,也统治着鬼国。对那些在人间游荡的群鬼,黄帝派出两员神将统领着,即神荼、郁垒两兄弟也。
这两兄弟住在东海的桃都山上,山上有一株巨大的桃树,树干枝丫盘屈伸展达三千里,树顶上站立着一只金鸡(又称天鸡),每当太阳初升,第一缕阳光照在它身上时,金鸡即啼叫起来。接着,天下所有的公鸡就跟着一起啼叫起来。这时,在大桃树东北角的一座“鬼门”两旁,就是神荼、郁垒一左一右在威风凛凛地把守着。他俩在监视着那些刚从人间游荡回来的,各式各样的大鬼小鬼。
民间传说,鬼只能在晚上活动,天亮之前,即不能等鸡啼就要跑回到鬼国。二位神将要是发现了在人间祸害人的恶鬼,马上就用苇索捆绑起来,扔到山后去喂老虎。因此,鬼最害怕的有四样:神荼、郁垒、金鸡和老虎。
于是乎,人们便用桃木雕成了神、郁二神模样,在春节时挂在门上,敬请二位神将把守家门,使恶鬼惧而远之,以保佑合家平安吉祥。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改变了原来用桃木雕造的门神,近代民间已改为用木雕制板、印刷(即水印木刻)的画像当作门神。
贴门神成为民间春节习俗的一个组成部分。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04:24 来自:
刘长明
过去在江汉平原一带,每年的农历正月初九日都要举行庙会纪念,俗称“上九会”。会期三天,初八日开始,初十日结束。庙会期间,举行游神、祭神活动,搭台唱戏,各地商贩亦前来赶会,摆设摊点,各种农副土特产品、各种农具、日用百货应有尽有。
正月初九,天日,中国民间称之为“天公生”、“天公诞”,传为玉皇大帝圣诞之日。来源于女娲娘娘开天地,造万物。在正月初九这一天,人们多斋戒沐浴,上香行礼,祭拜诵经,妇女多备清香花烛、斋碗,摆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苍天,求天公赐福。
所谓“上九日”就是春节后的第一个“九”(农历)称为“上九日”,它与“久”谐音,取天长地久之意。除夕的团年饭、鱼,一直要用到新年的正月初九,这就象征着天长地久,年年有余。大户人家摆宴的鱼也有讲究——整条鲢鱼、鲭鱼、桂花鱼“象征”年连亲吉。正月十五闹元宵,有花灯,除了大小灯笼外,扎的鲢鱼灯、鲑鱼灯、鲫花鱼灯也是由此而来。
正月初九的习俗:1、鸣放纸炮,到庙里上香祭祀,插冬青消灾免疾。2、正月初八晚,设坛准备初九子时即拜祭“天公”;佛教信徒到风山天公坛朝山,举行集体拜天公仪式。信仰天公的家庭都会准备祭品拜天公,讲究仪式的家庭,会在户外或在户内院子里选择一处没有遮拦、可以直对天际的空间,用两张桌子重叠成高坛,又在两侧各放一枝甘蔗,以便朝望天空祭神。祭神的甘蔗须带叶,象征节节上升和开枝散叶。3、天公生当日也有“安太岁”的仪式,当年生肖冲犯太岁的人便可以到庙中,写上自己的姓名、年岁,再添一点香油钱,委由庙方负责供奉即可。另有一个安太岁的方法:年初时在家里用平日盛米的米筒围上红色片作炉,写上“太岁星君到此”,再每日供奉即可。4、认为上九日办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故有“七不出,八不归,上九办事一大堆”的说法。
正月初九的禁忌:1、早晨起来洗脸后洗脸水不可倒入污沟、地上,恐污了天公脸,恐遭天责。2、当天露天场所不扫地,屋内扫的垃圾也要停放起来,第二天才倒。3、妇女内衣一律不准晾于外面,要在室内,否则有辱天公,阴阳相冲,必遭天责。4、农民不去挑粪,恐怕泼在地上污了天神、日爷。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05:12 来自:
涂明炎
“正月正,麦草青,请七姐,问年成**”
这是湖北沔阳民间请七姐的歌谣。每年正月十五日,少女们聚在一起,在桌子上摆点心、水果、点香纸蜡烛,将扎上红布、插上红花的筲箕,由四个少女抬着,慢慢晃动,口中虔诚地唱着“请七姐”的歌谣,请七姐下凡。沔阳民间为啥要请七姐呢?
传说,七仙女与董永“百日缘”后,被玉帝召回天庭,十月怀胎,生下一子,被送往人间。她思夫想子,忧虑成疾,卧床不起,甚是可怜。张大姐深知七妹的病因,她向母后求情,让七妹下凡,重新与董永团聚。不知王母娘娘是疼爱幺女儿,还是被幺女儿的真情所动,竟同意大女儿的请求,允许七仙女下凡,伴董永白头到老后再返天庭。大姐将母后的旨意转告七妹,七仙女喜不自胜,病也好了,在六位姐姐的嘱咐声中,驾祥云离开南天门,来到她朝思暮想的人间。
七仙女在孝感再次与董永相会,生离死别后的重逢,悲喜交加,说不尽的离别情,道不完的相思苦。看着儿子和丈夫,若有所思地说:“董郎,我们全家团圆,多亏母后和六位姐姐的成全,这件事还瞒着父皇,孝感非久留之地,必须找一处偏僻地方,去过隐居生活。”董永道:“娘子所言极是,我看事不宜迟,我这就打点行装,即刻起程吧!”于是,一家三口来到沔州范溉关南郊。这里是块高台地,依古镇,傍洛江,方圆半里,形如山岗,是个理想的所在。
从此,七仙女在此安了家,在台地上开荒、种桑、养蚕抽丝,男耕女织,小日子过得甜甜蜜蜜。七仙女饮水思源,常常焚香请六位姐姐下凡,分享田园之乐。每逢春季采桑时,天上霞光四射,彩云万朵,云霞中一群仙女飘然而至,手挽竹篮,采撷桑叶,就像一群彩蝶,在桑林中飞舞;轻轻春风,淙淙流水,好似合奏的仙乐,伴随仙女们的欢歌笑语,给这座无名的高台增添了无限生机,这里不是仙境,胜似仙境。六位仙女来到范溉关,帮七妹采桑养蚕,织绸制锦,给这个小家园增添了无穷的乐趣。
七仙女乐于助人,乡亲们都得到过她的帮助。人们向她学习植桑、养蚕和纺织技术,她都毫不保留地传授。因此,大家都亲切称她七姐,对她怀有真诚的敬仰和真挚地感激之情。
几十年后,董永去世了,七仙女告别儿子和众乡亲,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人间,这天恰好是正月十五。七仙女在人间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人们难以忘怀。为了纪念她,把她住的地方取名叫“仙女山”,因七仙女的六位姐姐在此采桑,又名“仙女采桑”。正月十五是七姐回天庭之日,民间把这天定为“请七姐”的日子。此后每年正月十五请七姐的习俗,便在沔阳民间流传下来了。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05:59 来自:
正月里忌理发
刘春舫
很久以前,沔阳有正月里不理发的旧俗,如果理发的话,就会死舅舅。
其源何自?相传很久很久以前,民间有一位剃头匠。剃头匠家境贫寒,但特别孝顺。这一年春节,剃头匠准备去舅舅家中拜年,但是,自己一年到头辛辛苦苦也没有攒下几个钱,连给舅舅买份像样的礼品都办不到!剃头匠思前想后,目光突然落到自己的剃头挑子上,对呀,何不趁着新年,给舅舅剃头、修面,让他老人家清清爽爽过个节?于是,年年正月,剃头匠都挑着剃头挑子,前去为舅舅剃头、修面。日月如梭,转眼间十余年过去了。这年冬天,剃头匠的舅舅不幸溘然长逝**过完年,剃头匠不由自主又担起剃头挑子,照例准备去为舅舅剃头,可猛然间,他才想起舅舅早已不在人世,不由得号啕大哭**邻里坊间便依据此事,说剃头匠是“正月不剃头——思舅舅”。久而久之,民间俗语中又变“思”为“死”,成了一项民俗禁忌。
更广泛的说法是与清军入关有关。据说当时的清朝皇帝为了“削平四周,留守中原”的治国主张,决定推行一种奇怪的发式:将头发从前部到头顶剃去,再将四周的头发全部剃光,只留下中间集中的一块和一条长长的大辫子。于是,清顺治二年(1645年)6月,清王朝颁发“剃发令”,当时的口号是“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兵勇带着理发匠巡行于城镇乡村,见一个剃一个,并将拒不剃者的人头巡游示众。这种强硬的做法遭到了江南民众的强烈不满和反对,江南士子认为剃头是对他们人格和精神上的莫大侮辱,因此群起反抗,于是接连出现了“扬州十日”和恶名昭著的“嘉定三屠”等悲剧,汉人头上的标志连同热血乘鹤西去。在大清帝国的高压下,一些文人士大夫不敢与官方公然对抗,就想了一个表示不满的法子暗暗宣传:每到新年正月的一个月里,大家都不理发用以表达对明王朝的思念和彼时留全发的传统,并将这行动定名为“思旧”,为了掩人耳目,讹传为“死舅”。这些见于史书记载,但在民间也有这个说法。汉人反对强制剃发,思念前朝,不得已,遂正月不理发,“思旧”,委婉地怀念明朝,结果慢慢成了“死舅”了。名字的讹改,大约是获得合法性的一种手段。
更早的说法则来自唐代。据说,唐人称理发为“消耳”,而唐朝有一种武器叫“金钺”的,古装戏里经常见到,是皇帝仪仗队的常规装备。唐代对十恶不赦的犯人执行死刑,就用这个来砍头。而据说,正月在唐朝是称为“金月”。正月理发,如果口齿不清,或说快了就念成“金钺消耳”了**重罪,被法办,可不吉利啊**所以,正月里不能理发。
其实,无论怎么说,都是传说,真正的原因还待考,可能永远成谜。
但是,往风俗上说,可能与古代的生活方式有关。年底了,里里外外大扫除,自己也打理打理干净,换换衣服洗洗澡。古代乡间,尤其是北方,洗澡可能不是那么方便和普遍。当然,发也是要理的。年底下理了发,接下来一个月之内不再理发也算合理正常。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06:45 来自:
涂明炎
“二月二,龙抬头,春雨下得遍地流。霹雳一声惊天地,怎知龙母心里愁。”在这泥土气息浓郁的童谣里,有一个动人的故事。
传说很久以前,东海龙母生了三个龙子,就缺一个龙女。龙母想,要是再有个公主,儿女双全,那该有多好啊!王母知道这件事后,就给龙母吃了一粒仙丹,不久,龙母就怀孕了。
第二年二月初二,龙母果然生下一个白白胖胖的小龙女。小公主一天天长大了,对龙宫的生活也厌倦了,渴望到人间去寻找真正的幸福。龙母知道女儿的心思,劝道:“孩子,龙宫里无忧无虑,要什么有什么,为什么要到人间去呢?”龙女说:“龙子龙孙们只知道吃喝玩乐,养尊处优,都无出息。我一定要到人间去磨练磨练,寻找自己的生活。”龙母见女儿决心已定,只好由她。就选在阴历二月初二女儿的生辰日,悄悄地把她送出了龙宫。
龙女依依不舍地告别母亲,来到了人间,她四下里望了望,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江汉平原),只是太阳正火辣辣地烤着大地,地面都干裂了,庄稼低垂着头,快干死了。不远处,一个青年农夫在田里吃力地劳动,龙女走过去,问道:“这么旱的天气,你种地会有收获吗?”农夫苦笑着说:“有什么办法呢?家里的老母亲还靠我养活呢!”龙女很同情他,龙女抬起头,向天空吹了口气,一会儿,田里就升起厚厚的浓雾,干枯的禾苗泛出了绿色。农夫一看感激地向她行了个礼,说:“仙姑,这儿方圆几百里都遭了大旱,还请你救一救穷苦的百姓。”龙女听了非常感动,心想,他真是个好人,自己身在危难中还一心想着别人,真是我的知音啊!于是,她又抬起头向天空连续吹了几口气。顿时电闪雷鸣,一场大雨酣畅地下了下来。这正是:龙抬头,降甘露。救禾苗,解民忧。
雨过天晴,山青了,水绿了,庄稼活了,人们脸上露出了舒心的微笑。小伙子连忙向姑娘道谢,龙女脸上飞起了红晕,羞答答地说:“我不用你谢,我要你娶我为妻,我俩结为百年之好。”小伙子听了,高兴地跳了起来,甜滋滋的把龙女领回家,从此,龙女和农夫做了夫妻,龙女过上了她向往的幸福生活。
再说龙王知道龙女离宫出走的事,非常恼怒,他不认自己的女儿了,还不让龙母去看女儿。龙母天天想念女儿,每年阴历二月初二就浮出海面,抬起头来向女儿离开的方向痛哭一场。她的哭声变成了雷声,她的眼泪化作了春雨。
“二月二,龙抬头”,龙母、龙女抬头降雨,普救众生,人们把二月二日视为神龙赐雨、众生感恩的日子。久而久之,“二月二,龙抬头”就成了民间的一个时令节气和习俗。
个月之内不再理发也算合理正常。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08:11 来自:
祭土地神
肖作玉
每年农历二月初二,据说是土地神的诞辰日,人们就拿上香纸蜡烛和供果前去土地庙祭祀。有的还将土地神抬起,敲锣打鼓在村里走着,这叫“迎土地神”。人们以此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从前,沔城东门外有座土地庙,门前有这样-副对联:“土能生万物,地可发千祥”,这就是人们对土地神的期盼。
传说土地神名叫后土,是神农氏的后代。神农氏发明农具,教百姓们学耕种、纺织,解决了吃穿的大问题,因此,深受百姓们的爱戴,被尊称为农业之神。神农氏逝世时立下遗训,要后代千万重视农业,丝毫不能懈怠。
后土的父亲名叫共工,他谨遵祖训,一心扑在农业上,并特别重视水利。有一次他在兴修水利时,见前面有座不周山挡道,影响了施工,他一气之下,用身子怒触不周山,一下就将山腰撞断,可他自已也壮烈牺牲了。
后土从小就热爱农业,一直跟随父亲在田里操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成了农业能手。他继承父亲遗愿,每天都带领百姓们开山劈岭,垦荒造田,兴修水利,不辞艰辛。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呈现出一望无际的土地和庄稼,百姓们的生活过得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
就在这个时候,突然来了一个妖魔,声称要在这里操练法术,竟肆无忌惮地毀坏农田,时而将农田陷为塘堰,时而又将农田垒为山丘,眼看好端端的农田将会毁于一旦。百姓们见了非常气愤,就跑去责问妖魔:“你为什么要毁坏我们的农田?”妖魔环视了一下人们,“哼哼”地冷笑了两声说:“自从盘古开天地,气之轻清上浮者为天,气之重浊下凝者为地,这地是盘古的,你们能在这里开荒垦田,我也能在这里操练法术,你们又岂奈我何?”百姓们听他这么一说就起哄了,一起朝妖魔冲了过去。妖魔随即在地上一滚,地上就出现了一个大坑,只见他张牙舞爪,欲将百姓们统统埋进坑里去,尝尝他的厉害。
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后土赶来了,他大声喝道:“不准胡来,否则,我就要你的命!”妖魔还以为是来了哪位神仙,当他把后土打量了一番后,见是一个凡夫俗子,就轻蔑地说:“你有何本领,竟敢口出狂言?那我们就来比试一下吧。”后土怕危及百姓们,让大家尽快离开此地后,就说:“好吧,明天中午,我和你就在这里比试,如果我胜了,你就赶快离开这里;如果你胜了,我们就不管你了。”双方击掌,一言为定。
次日中午,后土来到这里,只见妖魔站在一块高地上擦拳摩掌,杀气腾腾。妖魔一见后土,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扑了过来。后土将身一闪,绕到妖魔背后,猛击一拳,将妖魔击倒在地,正欲用脚去踏妖魔时,不料妖魔纵身而起,反而将后土打翻在地,骑在后土背上,用拳猛击。后土用双手卡住了妖魔的脖子,如同两把铁钳,卡得妖魔直瞪眼。正在这时,后土的妻子从田坎里跑了出来,用石块猛击妖魔的脑袋,几下子就结果了妖魔的狗命。她将妖魔的尸体掀开,见丈夫已是奄奄一息。这时百姓们都赶来了,全围在后土的身边。后土吃力地睁开眼睛,微笑了一下,声音极其微弱地说:“妖魔死了,我们胜利了,你们都去安心种田吧。”说罢,头一歪,就闭上了眼睛。他的妻子哭得死去活来。没过几天,他的妻子也去世了。
百姓们怀念后土,根据他生前的功绩,就尊称他是土地神,并建造土地庙,把他的塑像供在庙里。人们认为他的妻子帮助除妖有功,也把他妻子的塑像和他供在一起。因他二人去世时都巳年高,所以后来的人都把他俩称土地爹、土地婆,每逢土地爹的诞辰日就去祭祀。
后来形成了风俗,一直传下来了。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08:50 来自:

       印晓理
农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沔阳民间有过花朝节的传统传统习俗,虽然人们不是像过其他节日那样隆重,但人们的心中永远记得这个节日。沔阳小曲《月望郎》里的歌词有“二(呀)月(呀)里(呀),望我的郎来(呀),是花朝**”过去,有的男婚女嫁,将婚期选在花朝节;有的二月十二生了贵子,取名花朝。张沟镇肖家脑著名花鼓戏艺人肖花朝就是二月十二出生的。
相传,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所以叫花朝。南宋杨万里的《诚斋诗话》云“东京二月十二为花朝。”陶朱公书亦载:“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无雨百花熟。”南宋梁元帝有“花朝月夜动春心,谁忍相思不相见”的花朝诗句。
百花的生日,是各种花的共同生日,与人们的生日一样,是百花出生的日子。按照自然规律,而各种花草花木因生长时间的长短,它们开花的季节不同,其开花的日子也不可能是同一天,因此,花朝日并不是“百花齐放”的日子,应是花草花木种子芽出土的日子。先人将二月十二定为花朝节是按花草花木种子萌芽生长而定的。早春二月,万物复苏,是桃花红、李花白、黄莺鸣叫,鸟儿高飞的时节,也是种花植树的季节。土地是百花的“母亲”,花草花木则是百花的“父亲”,百花种子入土,因适宜的气候和水份的条件才能发芽出土生长。我们的先人将二月十二定为百花的生日是再好不过的。
历代花朝节,一些文人墨客聚集在花园饮酒赏花、吟诗作联。清代时,人们过花朝节又增加了种花植树和祭祀花神等活动。据说,当年清宫的“花朝晏”最为讲究,太监们在颐和园用红、黄绸缎布条装束牡丹花、以使满园春色、精彩夺目,慈禧太后在宫女们的簇拥下一边品尝着花卉做的点心,一边观看《花神庆寿》的喜剧。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植花种草,美化环境成了人们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重要内容。有一些单位或地区早已建成了花园社区、花园学校、花园企业、花园街道,有的还建成了花园城市。现在的花朝节才是百花齐放、争奇斗艳的节日。真是社会和谐无限好,满园春色在人间!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10:03 来自:
清明节插柳
刘长明
在沔阳有些地方有清明节插柳的习俗。即在清明节前夕,人们摘来柳枝条插在自己的家门口,用以迎春耕、趋邪避灾。清明为农历三月的一个节气,此时太阳视黄经为15度。春分过后,春光明媚,天气清和明朗,万物复生。古人有“清明万物齐于巽。巽,洁也。清明取洁齐之意”的说法,故名之曰“清明”。清明时节也正是农民播种的大好时节,这时农民们便开始下稻种,播棉种等。民间还有“清明落百籽”的农谚。清明节插柳表示春天已到,天气变暖,农民们要开始一年的耕种了。
据民间传说,清明节插柳与明太祖朱元璋的原配正宫马娘娘有关。马娘娘长有一双大脚板。一个清明节,马娘娘突然心血来潮,坐上金车玉辇出城游玩。一路上鸣锣开道,浩浩荡荡,好不威风。可乡下泥路狭窄,不能走车,她只得下车步行。这下她那双脚再也藏不住了,不知底细的人见了都拍手高叫:“希奇,希奇,真希奇,大家快看大脚鸭。”这下可把马娘娘气得牙齿咬得咯咯响,叫师爷记住这个村庄,转身要走。这时忽听得有人哭着走来,马娘娘一看,原来是一个老太婆,衣衫褴褛,满目苦相,特别是老太婆那双脚,和自己比起来,简直不相上下。马娘娘问其原委,那老太婆说,只因她生有双大脚,时常被人讥骂。马娘娘一看和自己一样,立刻产生悯怜之情,便说:“那些无知村民,个个都得杀掉,你可例外,快回去在你家门前插上两枝柳条。”
原来那老太婆是村里的老头“智多星”装扮的,他见村民奚落了马娘娘,知道他们闯了大祸,他料定马娘娘对此奚落不会善罢甘休,便妆扮成老太婆前往打探虚实。果然不出所料,老人赶忙回到村里,通知各家都在门前插上柳条。
再说马娘娘当天回到宫里,即点了一千名御林兵,把马娘娘经过的村子围得水泄不通,拟将除门前插柳的人家外,一律杀掉。可是御林兵进村转了一圈又一圈,连一家没插柳的也没找到,只好空手败兴而归。这一下,人们都信服“智多星”老人了。但人们又犯了愁,明年会不会再来?大伙放心不下,所以第二年清明节又全都插上了柳条。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俗习惯。人们也相信,清明插柳可以避邪避灾。
其实清明插柳的风俗习惯远比明代久远。根据《武林旧事》记载:“清明前后十日,城中仕女艳妆浓饰,金翠琛缡,接踵联肩,翩翩游赏,画船萧鼓,终日不绝。”据传,唐高宗三月三日游春于谓阳,熏香沐浴后,“赐群臣柳圈各一,谓戴之可免螯毒”。这是清明插柳的开端。后来江南老百姓将此演化成插柳的习俗,每逢清明节,家家户户都去摘一些柳条插在自己的家门口。有的地方还将柳条插在自己吃水的井边,围着井边整齐地插一圈。据说“井井有条”这个成语,就来源于清明插柳这一活动。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10:43 来自:
木屐与清明节
涂明炎
沔阳(今仙桃)人雨天都爱穿木屐,木屐,即木制的钉鞋,雨天出门时穿。木屐制作简单,四块弧形面子,材料为牛皮或棉布叠上几层,用索子纳成。两块柳树板,做成底板,八颗铁脚钉钉在底板上。再将做好的弧形面子,用百来颗小钉钉在底板上,涂上桐油晒干,一双木屐即成。
穿木屐的习俗,来源于清明节,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戴,春秋时期,晋文公重耳为纪念介子推,将介子推烧死时剩下的柳树,劈成板子,做了一双木鞋,穿在脚上,让木鞋嗒嗒的响声时时提醒自己,别再忘了介子推这样的贤臣。木鞋即木屐,重耳在宫中常穿在脚上,每天望着它叹道:“悲哉足下。”“足下”是古人下级对上级或同辈之间相互尊敬的称呼,也是寄托对亲人、朋友的真挚之情。
那么,木屐又是怎样传到沔阳的呢?传说明朝洪武年间,朱元璋下令九搜湖广,清除陈友谅的旧部。沔阳人首当其冲,为了活命,只好四处逃窜。沔北有个叫陈四的汉子,巧扮货郎,逃到了山西介山县。一天,陈四在山乡小路上,见一中年人倒在路边不省人事。他用手试了试那人的鼻息,有气!他背起那人走了二十多里山路,来到一个村庄,求人救治,病人才转危为安。经过陈四数日的精心照料,病人很快就康复了。中年人叫周武,家住介山县城,为感谢陈四的救命之恩,他邀陈四到他家去住一段时间,陈四此时正无处可投,求之不得。
周武是殷实之家,家里有间木工作坊,为了每年清明节满足人们的需要,专门生产木屐。他见陈四为人仗义,心底善良,又有见识,要他在作坊里做管事。两人义气相投,又结为异姓兄弟。周武长陈四两岁为兄,他俩比亲兄弟还亲。好日子一晃过了四年,陈四在外时间长了,很想念家乡,向周武辞行回沔阳。周武理解义弟,也不挽留。临别时周武没给别的,就送给陈四一双木屐。
陈四回家后,用义兄送的木屐做样品,自己照葫芦画瓢做木屐。陈四人聪明,木屐做得美观、大方、质量好,先无偿送人,还给乡亲讲木屐的典故。大伙听了故事,知道穿木屐是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还是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加上雨天穿木屐既防滑又舒适,不仅爱穿木屐,而且都跟着陈四学做木屐。做的人多了,沔北很快形成了木屐村。做出来的木屐又多又好,满足了沔阳人的需求。
沔阳曾流传一首民谣:沔阳木屐湖南伞,益阳女子过了杆(最好)。因此,沔阳木屐还销往天门、潜江、监利、汉川等地。从此,沔阳人做木屐穿木屐盛行,穿木屐成为沔阳的习俗。
还有首民谣这样赞美木屐:木屐八颗钉,着地留印痕。人生觅知已,此物最寄情。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11:32 来自:
玩吉雀子
肖作玉
玩吉雀子是沔阳独特的风俗。以前有这样一则谜语:“两脚两手,四眼两口,普天下冒得,只沔城、沙湖有。”谜底:玩吉雀子。
玩吉雀子就是每年五月初五,沔城“箩行”(搬运工)在城隍庙聚会后,由四个人头顶木刻头像,身穿黄色背褂,脚穿草鞋,手持令旗,为首者敲着铜锣,从沔城出发,走街串乡,每至一户,在堂屋里转上一圈,从神龛上取了“利市”就走。到沙湖后,再返回沔城。说这可以为民间驱魔消灾,送去吉祥。
玩吉雀子的起源是:传说清朝道光年间,沔阳有四个豪杰,在洞庭湖边的一座山上竖旗扎寨,自称“吉雀子”(意即:吉祥的雀子),专门杀贪官、斩污吏,劫富济贫,为百姓做好事,深受百姓爱戴。后来官府派兵围剿,把他们围困了七七四十九天。他们在内无粮草,外无救兵的困境下,就投湖自尽了。百姓们为了纪念这四位豪杰,就用檀香木雕刻了他们的头像,供在山上的一座庙里祭祀。有一天,朝廷总督陆建瀛(沔城人)从洞庭湖回家探亲时,将官船停靠在这座山边,见人们在这里焚香秉烛,顶礼膜拜,便问其故。百姓告知后,陆建瀛就将这四个头像带回沔城,供奉在城隍庙内,每年五月初五日,就把头像迎出来走街串乡,说是走到哪里,就能把吉祥送到哪里。日久,便形成了风俗。
湖北人民出版社2004年出版的《中国文化知识精华》(修订本),在“中华·民族·节庆”栏目中还提到了这一点。
��阳。周武理解义弟,也不挽留。临别时周武没给别的,就送给陈四一双木屐。
陈四回家后,用义兄送的木屐做样品,自己照葫芦画瓢做木屐。陈四人聪明,木屐做得美观、大方、质量好,先无偿送人,还给乡亲讲木屐的典故。大伙听了故事,知道穿木屐是为纪念忠臣介子推,还是清明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加上雨天穿木屐既防滑又舒适,不仅爱穿木屐,而且都跟着陈四学做木屐。做的人多了,沔北很快形成了木屐村。做出来的木屐又多又好,满足了沔阳人的需求。
沔阳曾流传一首民谣:沔阳木屐湖南伞,益阳女子过了杆(最好)。因此,沔阳木屐还销往天门、潜江、监利、汉川等地。从此,沔阳人做木屐穿木屐盛行,穿木屐成为沔阳的习俗。
还有首民谣这样赞美木屐:木屐八颗钉,着地留印痕。人生觅知已,此物最寄情。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7-12-25 15:13:00 来自:
沔城过三个端午节
肖作玉
何谓“端午节”?“端”是初的意思。《风土记》云:“仲夏端午,初也。”“午”是按照农历以地支纪月方式而来的:正月为寅月,二月为卯月,三月为辰月,四月为已月,五月为午月**故称端午节。“端午”原本作“端五”,唐代时,因唐玄宗的生日是八月十五日,大臣宋璟为了献媚唐玄宗,避“五”字的讳,将“端五”正式改为“端午”。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月令广义》载:“五月初五端阳节。”由于午时,正值艳阳当空,阳光灿烂,故名“端阳”。
沔城过三个端午节,这在其它地方是没有的。传说这是为了纪念屈原。
屈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爱国诗人,他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楚国,辅佐怀王,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重要官职。他主张明法度、举贤能,东联齐国,西抗强秦。但楚王宠信奸佞,听信馋言,将屈原削职流放。
屈原在流放时,途经沧浪湖(沔城境内),见这里湖波浩渺,水天一色,渔舟如织,渔歌阵阵,他就在这里停留下来。白天同渔民们一起下湖劳动,晚上同渔民们一起促膝谈心,并为漁民们写下了不少激动人心的渔歌,内容全是赞扬湖色优美,关心渔民疾苦,宣扬明法举贤,坪击朝政腐败等。这些渔歌道出了渔民的心声,深受渔民喜爱,整个沧浪湖都洋溢着这种歌声。不久,屈原离开沧浪湖时,渔民们依依不舍,挥泪送别。
屈原刚到沅湘一带,得知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江陵境内)被秦国攻破,他悲愤交加,感到既无法挽救楚国的灭亡,又无法实现自已的政治主张,于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日怀抱石头,投入波涛滾滚的泪罗江自尽。江边渔民闻讯后纷纷驱舟打涝,却不见屈原尸体。无奈,只好将棕子、馒头投入江内,让龙鱼虾鳖吃饱了不去残害屈原尸体。
沧浪湖的渔民们得知屈原逝世的消息后,更是悲痛不已,便用划龙舟的形式(意即争先恐后去打涝屈原尸体)来寄托哀思。尽管如此,渔民们还是认为无法表达对屈原的深切怀念,就把五月初五说成是“小端阳”,五月十五说成是“大端阳”,五月二十五说成是“末端阳”,每逢这三个端阳,都要划龙舟祭祀屈原,年年如此,代代相传,形成了沔城独特的风俗。人们怀念屈原,还把“沧浪渔唱”列为“沔阳八景”之一。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