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984

积分

0

好友

79

主题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6-27 21:14:30 来自: | 查看: 5159| 回复: 6
本帖最后由 风中独静 于 2018-6-27 21:51 编辑

               在儿时的记忆中,光棍滩上湾的一段河岸边是有几蓬芦苇的。河水长年冲刷着河岸,那黄褐色,粗壮的芦根裸露在岸边,盘根错节。每年春季,当两岸杨柳新枝绽放的时候,这处河滩便露出一片一片碧绿的芦芽。时光渐进,那些芦芽一个劲地向上蹿,慢慢长成了细长的芦苇,宽厚的芦叶苍翠欲滴,在“哗、哗”声中随风摇曳。生产队里小麦刚刚收割完成,大约在农历五月初一、初二左右,母亲便会抽时间带着我,到这段河边的几蓬芦苇处打芦叶。斜身探头伸到河里的芦叶往往格外宽大厚实,在岸边够不着,母亲便回家去扛来大脚盆,让已经会打鼓泅的我坐上去,用手划着去把这远离岸边的芦叶一匹匹摘下来。芦丛太小,也摘不了多少芦叶,但一家人包粽子也是够的。摘下的芦叶在河里洗净,拿回家去两头剪齐,用开水焯过后泡在脸盆里,另外再泡上几斤生产队里刚分的糯米。到了五月初四,母亲又趁上工的机会在田沟地头连根扯几株艾蒿,洗净泥土,扎成一束挂在堂门口。夜晚点上煤油灯,一家人便围坐在一起包粽子了。我曾不解地问过母亲:“端午节非得要吃粽子吗?”母亲说:“只有这个时候的芦叶新鲜,能包粽子。满湾的人都包粽子吃,我们家当然也要包粽子了。”母亲这样的回答让我似懂非懂,不知其然也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粽子带着芦叶的清香,好吃!
        这是儿时记忆中的端午节,并没有特别隆重的仪式感。直到上了初中,闲书看得多了,才知道端午节吃粽子、挂艾蒿等风俗的来历是与春秋战国时期的三闾大夫屈原有关,又与“龙节”、“恶日”、“夏至节”相关联。
        端午节本名“端五” ,在唐代,因唐玄宗是八月初五生日,宰相宋琼为了讨好皇帝,避“五”之讳,而“午”与“五”同音,所以将“端五”改名为“端午”。到了宋朝,朝廷追封屈原为忠烈公,并定五月五日为“端午节”,传谕全国纪念屈原,还让人们配带香囊,以示屈原的品徳、节操馨香四溢,流芳千古。
        相传战国时期屈原在朝廷曾任左徒、三闾大夫等职。他主张明法度、举贤能,东联齐国、西抗強秦,但楚顷襄王宠信奸臣,将屈原革职流放。这时秦国趁机出兵,楚国失地千里,国都也被秦将白起所破。屈原的政治主张无法实现,救国无门,他不忍看到国破家亡、百姓流离颠沛的苦难情景,悲愤交加,于公元278年五月初五日抱巨石投汨罗江身亡,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爱国主义的挽歌。汨罗江两岸的百姓得知屈大夫悲愤投江,马上驾船设法捞救,一直顺流追寻到洞庭湖也没有找到屈原的遗体。这时恰逢天下大雨,原本湖上的渔船都汇集到了岸边避雨,当这些打鱼人听说是要施救贤臣屈原时又再度冒雨,争相将渔船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中。渔人们拿来家里的角粽往江里扔,拿来雄黄酒往江里倾倒,说是让水族中的龙、鱼、虾、蟹吃饱喝足后不再残害屈大夫的遗体。以后每年五月初五人们都会荡舟江河之上以寄托对屈原的哀思。再后来,粽子、雄黄酒也不往水里扔和倾倒了,这两样时令美食成就了人们的口禄之福;荡舟江河也逐渐演变成龙舟竞渡。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襄河岳口河段曾举行过一次龙舟竞赛,我有幸前往观看。十数支龙船,船首装着昂扬向上的龙头,船尾置一面红色大鼓。划船手都穿着各自统一的服装。一声令下,在急越的鼓点声中,“咚、咚、咚”,“划哟!”;“咚、咚、咚”,“划哟!”·····划船手们随着三声鼓点呐喊,有节奏地双手挥桡,浪花四溅,龙舟箭一般蹿向前方。堤岸上有摆摊卖粽子的小贩,看热闹的人们吃着粽子,追赶着江面上疾进的龙舟,看它们争相夺标。沿革成习,端午节划龙舟、吃粽子也就有了纪念屈原的意义。
        初中时我曾在毛嘴新华书店买过一本《闻一多传》,厚厚的,一块两毛钱。这本《闻一多传》后来被我的一位名叫任志木的同学借去,再也没有归还。书中讲述了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其中有两个章节记述了先生对端午节来源的考证。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他推论的根据大致可以归纳为三点:第一,端午节里两个最主要的活动內容,竞渡和吃粽子都跟龙有关。竞渡用的是龙舟;而粽子投到水里又都被蛟龙所窃。第二,竞渡的来源,有关风土人情的书籍至少介绍了四种。就其中两种而言,竞渡的风俗跟古代吴越地方的关系特别密切。而据《说苑·奉使》和《战国·赵策》记载,吴越百姓有“断发纹身”“以像龙子”的习俗。第三,古代五月初五日还有用“五彩丝系臂”的习俗,而这正是吴越地方“以像龙子”的纹身习俗的遗迹。
        母亲的端午节其实太简单,除了包粽子外,也只是在堂门口挂了一束连根洗净的艾蒿,说是僻邪。僻什么邪呢?我想,母亲大概也就是在乡随俗而已,“种田无巧,人家朗搞我朗搞”,这曾是母亲的口头禅。众所周知,五月初五,古俗忌为“恶日”。相传战国时齐国显贵孟尝君是五月初五日生,其父视为不祥之物,不让家人养之,说明那时的五月初五已为忌日。孟尝君死时屈原还活着,民间流传的吃粽子是祭屈原之尸;竞龙舟是拯屈原之体;挂艾、蒲是招屈原之魂,其实不然。因为端午之后即将到来的盛夏“五毒”(蛇、蝎子、蜈蚣、蟾蜍、蜘蛛)并行,人多瘟疫,所以人们便探寻到许多化解的方式和方法。饮雄黄酒,悬挂草药艾蒿、菖蒲用来消除和预防疾病、瘟疫的发生。粽子只是民间普通的时令食品;龙舟竞渡是一种娱乐活动,最初也并不是固定在五月初五这一天。如果翻阅典籍我们还会发现,六朝以前五月初五日纪念活动的内容各地并不相同:山西一带纪念介子推;吴、楚两地纪念伍子胥和屈原;浙江绍兴、会稽一带是纪念孝女曹娥。所以闻一多先生和一些学者认为,由于屈原的殉难深为后人怀念,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为后人所敬仰,加上屈原的诗作对后世影响巨大,端午节的纪念内容才为屈原所独有,也为后人所接受。
        在权威的岁时专著《荆楚岁时记》中,五月初五的节日风俗里并没有吃粽子,而吃粽子的习俗却明明白白地写在夏至节中。唐·白居易《和梦得夏至忆苏州呈卢宾客》云:忆在苏州日,常谙夏至筵;粽香简竹嫩,炙脆子鹅鲜;水国多台榭,吴风尚管弦;每家皆有酒,无处不过船。宋·范成大也在《夏至》一诗中写道:李核垂腰祝饐,粽丝系臂扶赢;节物竞随乡俗,老翁闲伴儿嬉。古代文人们的诗词清楚地表明,唐、宋时期的夏至节是既吃粽子,又饮雄黄酒又划船的,而且还挂李核(香囊)、系五色丝。划船竞渡只是夏至节里的娱乐活动。节日风俗的另外一些内容,如悬艾蒿、挂菖蒲、配香囊、以五彩丝系臂等均与屈原无关。《吴郡志》记载,夏至复作角桼以祭,以束粽之草系手足而祝之,名“健粽”,云“令人健壮”。若再查别的史籍,不仅在夏至的风俗中可以找到后来五月初五风俗的端倪,而且还能找到记录夏至是五月初五风俗起源的内容。因此从端午节又名端阳、重午、中天节来看,端午节的最早起源的确就是夏至。
        端午历久,溯源纷纭。其实,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农耕社会,端午节处在仲夏的芒种和夏至节气之间,这个时候忙碌的夏收、夏种已告一段落,农事相对轻松、农人相对悠闲。我冒昧地猜测,为了迊接盛夏的到来,以古人的聪明,举办一场仪式、设置一个放松身心的节日有何不可呢?!
        我知道,尽管端午节溯源不一,但中华民族在屈原身上寄托了自己的理想、愿望和情怀,并从中吸取了有益的精神营养。把端午节作为屈原的纪念日是众望所归,屈原爱国主义精神不死,万古长存。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生产队收获的粮食除上交公粮外,剩余的留作社员口粮基本能够自给自足,已经不需要国家的返销粮了。每年端午节来临时,我们梁城二队(光棍滩)都会把新收的小麦磨成面粉,支起粉坊的大锅炸油条、虾散分给农户。另外生产队还要给每一家按人头分上几斤重量不等的糯米。包粽子的芦叶农户会在通顺河边零星的芦苇处自行解决,就象母亲带着幼时的我去河边摘芦叶一样。包粽子的葡萄、红枣等配料是没有的。粽子煮熟了,解开粽叶,就是一坨雪白的三角形糯米团。在碗里蘸上白糖(或红糖),咬一口,满嘴是糯米和芦叶的清香,这便是家乡端午节的味道!简单、充实,既是对夏粮丰收的犒赏,也是对盛夏来临的准备,人们甘之如饴,其乐无穷。



1万

积分

4

好友

696

主题

发表于 2018-6-28 12:35:41 来自:
学习了,长知识了。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6984

积分

0

好友

79

主题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6-29 13:40:17 来自: 来自手机
黄海渔翁 发表于 2018-6-28 12:35
学习了,长知识了。

感谢黄老师关注!茶!茶!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16

好友

215

主题

发表于 2018-7-2 13:17:43 来自: 来自手机
想母亲包的粽子了吧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6984

积分

0

好友

79

主题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7-3 09:39:14 来自: 来自手机
静默如谜 发表于 2018-7-2 13:17
想母亲包的粽子了吧

小时候的端午比现在有味道!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6984

积分

0

好友

79

主题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8-7-3 09:39:16 来自: 来自手机
静默如谜 发表于 2018-7-2 13:17
想母亲包的粽子了吧

小时候的端午比现在有味道!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3万

积分

2

好友

16

主题

发表于 2018-7-10 11:29:54 来自:

欣赏美文佳作!夏安!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