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98

积分

4

好友

0

主题

金牌会员

发表于 2019-3-7 11:11:41 来自: | 查看: 7889| 回复: 8

    近上十年来,上层对农村文化十分关心。例如将大量的书从城里运来,免费送给乡下各村组;在各村组开办农家书屋;政府出钱买电脑送给各村组开办电脑室;送春联下乡等等。
   上层对农村文化的关心无疑是好的。可是“关心”之后呢?上层终久要回到上层,上层回到上层之后,上层以为初衷巳经完成,文化巳经送到乡下了,乡村里的文化一定正蓬勃地发展起来。
   然而乡村里的文化受众似乎对上层的文化“关心”毫无感觉。深入察访一下,发现百分之九十几的农家书屋长年关闭,无人问津;电脑室也只偶尔一二学生在玩游戏。
   国家在“送文化下乡”方面的投入是很大的呀。对每个村组的“农家书屋”每年是500——1000元的补添。每个乡一个电脑室,每个电脑室上十台电脑,还须安排一个人管理,每年管理费七八千元(按西流河镇文化站计)。购书的钱还不在其中。算一算这个账,国家的投入是个惊人的数字。
   国家作了如此大的投入,有谁来检验它的效果呢,实际上谁也没有管,上层回到了上层,上层以为投入了就是将文化送下了乡。其实上层这是在隔靴搔痒,下层的文化受众似乎总是无动于衷,毫无领情。这是何因呢?是不是底层的人们不需要文化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上层是用静止眼光来看待现在的农村人。其实农村巳不是过去的农村,农民也不是上世纪的农民,农村人的文化需求巳不仅仅是限于读书识字,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人的文化需求是需要一个平台来表达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文章。他们需要的是一个自己的刊物。
   近两年,底层的一些热爱文学的积极分子自发地办起了自己的草根刊物,这些草根刊物虽然良莠不齐,但绝对是发自内心的思想,大体上都是宣传真善美、针贬假恶丑的文字。而对于底层的这些新生草根刊物,上层不但不予支持,反而指责其是非法出版物。
西流河镇办了一刊《沔东文学》,一个乡镇居然有四十多人参与写作投稿,其中新诗、老诗、对联、散文、小说、故事等样样俱全。
在乡村编辑、组稿是很费心费力费时的,上层却不予支持。仅靠乡村文化积极分子的义务奉献,一两年尚可,要持久是很难的。
上层把大量的资金盲目的投入到人们毫无感觉的农家书屋和农家电脑室里,而真正底层的如饥似渴地期盼上层扶持的草根刊物,上层却不闻不问,任其自生自灭。
希望上层能重新设计“送文化下乡”的方向,把那些盲目投入的项目停下来,投入到乡村文化的该投入的地方,投入到乡村自发兴起的草根刊物上来。投入到乡村人们的心上来。



1万

积分

4

好友

696

主题

发表于 2019-3-8 07:59:16 来自:
为繁荣仙桃文化,共同努力。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2万

积分

4

好友

407

主题

发表于 2019-3-11 17:28:41 来自:
自办刊物,确实费心费力,可以试试拉拉赞助什么的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7852

积分

6

好友

48

主题

发表于 2019-3-11 21:45:32 来自:
唉......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7852

积分

6

好友

48

主题

发表于 2019-3-11 21:46:16 来自:
王老师是个有情怀的人。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7852

积分

6

好友

48

主题

发表于 2019-3-11 21:47:02 来自:
上层不给力,您一个人势单力薄断然不行。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8024

积分

5

好友

281

主题

发表于 2019-3-12 12:43:23 来自:
看了您的文章,感觉问题是还蛮矛盾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5660

积分

0

好友

47

主题

论坛元老

发表于 2019-8-17 15:37:44 来自:
以前我也建议农家书屋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把这些书放在具备一定条件的农民家里,便于开放管理,也可以防止书籍流失;二是可以给一定补贴开展活动,如有奖阅读之类或者开展其他一些活动,可惜不为接受。下面的工作人员也是有不得已的苦衷。地方文学,其实只要是向上的,是应该支持的。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1万

积分

4

好友

696

主题

发表于 2019-8-22 07:31:23 来自:
互补吧。努力

回复 显示全部楼层 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返回顶部